第二系列
时间:2024-11-06 22:07:01
中国绿色时报8月24日报道“你种枣,我种枣,致富路上快快跑”;“要想住上小康房,红枣树上有银行”……昔日这些在新疆若羌农牧民心中质疑的宣传标语,如今已深深地在他们心里扎下了根,成了他们心中致富的不二法宝。近年来,若羌县大力发展红枣产业,让红枣树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,与此同时,若羌县改革集体林权制度,使红枣树真正成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“绿色银行”,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经济之路。若羌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,全县面积20.23万平方公里,山区荒漠占90%以上,现有耕地16万亩。
2000年,由于自然环境恶劣,交通不便,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74元。2001年,若羌县各乡(镇)积极响应县委、县政府号召,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“红枣产业战略”,举全县之力,全方位推进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发展。经过不懈努力,截至2008年年底,全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(枣树1400万株),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7612.3元,其中红枣收入为5709.29元,占纯收入的75%。
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,为若羌枣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,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发展红枣种植的队伍中。但枣树具有一定生产周期,盛果期要在树龄9年之后,因此,很多枣农虽然参与到红枣种植中,但心中始终有些顾虑,担心自己种植的枣树承包政策会发生改变。
县里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发展红枣种植的积极性,打消农民对今后枣树承包政策的顾虑,2007年,全面展开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。2008年,若羌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林改工作,由县林业局结合本地实际,高标准高要求,以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为指导,边摸索边实践,积极开拓适合若羌林业发展的集体林权改革道路,制定了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,按照“产权归属清晰,经营主体到位,责权分工明确,利益保障严格,流转规范有序,服务监管有效”的原则,坚持“谁种植、谁管护、谁受益”,在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,依法确立枣农在集体林地中的经营主体地位,确认农户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。马晓富是当地一名普通的枣农,2008年时,他的18亩红枣树为他带来了22万余元的销售收入。
收入增加了,但是马晓富和其他一些枣农一样,林地政策始终是他心中的另一个不踏实的地方。今年的6月15日,县退耕还林办工作人员冒着近40℃的高温,忙着到瓦石峡乡,为马晓富和该乡其他枣农发放了林权证书,这时,乡亲们心头那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,兴高采烈地拿出自家产的水果招待他们。
马晓富更是喜上眉梢,逢人便说:“县委、县政府给了我们找了一条好路,种植红枣真的很挣钱。”林木产权的明晰,使枣农切实享受到国家扶持林业的政策带来的实惠,在枣农收益权得到保障的同时,极大地提高了造林积极性、造林质量和对林木的管护意识,更有利促进了若羌红枣产业健康发展。
截至今年6月,全县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枣树面积达83245亩,发放林权证2846本。采访结束时,刚刚拿到林权证的马晓富高兴地说:“以前的顾虑全没了,领到林权证书我真是吃了定心丸,对于今后的生活我更有信心了。”。
本文来源: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·中国·官方网站-www.claudiadutra.com